超340萬人次游客、文旅收入約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2%、95%——中山在2024年國慶假期客流量和文旅消費數據,向外界展示了一個“網紅”城市的優異成績單。
“中山變了,越來越‘火’了。”小紅書上,來中山打過卡的網友如是感慨。躋身國慶“爆款”文旅城市,中山為什么“能”?
中山之變,在于國慶7天時間內,幾乎翻番增長的各項文旅數據;在于深中通道開通以來,一座“網紅”城市的氣韻展現;在于1000多天以來,歷經三年的全面深化改革魄力體現。
站在深中通道通車百日這個窗口看中山之變,時間的沉淀,讓這座城市的改革脈絡更清晰、更深刻——
通過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4.2萬畝新產業空間為承接珠江口東岸資源外溢、推動深中產業協同提供了基礎,更為珠三角先發工業城市產業升級提供經驗;
通過實施全面而深入的水污染治理,已實現省下達的“年內城鎮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工作目標,消減黑臭河涌230多條,共性產業園加快建設,為珠三角先發工業城市的綠美生態建設提供樣本;
通過實施“百千萬工程”,涌現一批秀美村莊,金色大地音樂會、“村BA”等活動成為大灣區文旅新名片,香山古城煥發新活力,深中通道登陸點成為網紅打卡點;
通過大招商、招大商,百億級項目不斷實現新突破,越來越多本土企業增資擴產,“企業回歸”成為趨勢,經濟建設呈現全新態勢……
在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
從“空間革命”到生態建設,從鄉村振興到文旅振興,從產業升級到城市升級,中山之變,始于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關鍵期對發展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作答。而在這場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中,中山在多個領域實現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辦成了“過去想辦而沒辦成的大事”。
一
岐江邊上,人頭攢動。
穿越百年時光,孫文西路上的五星紅旗與璀璨燈光交織,映照出這個古老街區的青春活力——
國慶節期間,香山古城孫文西路東段先行區以全新形象亮相,在修舊如舊的古樸中,引入具有活力的元素:圍繞音樂、美食、非遺等主題,連日上演音樂會、非遺巡游、美食匯等活動,展現“在地煙火+僑鄉風尚+香山古韻+都市人文”的歷史文化街區氛圍。據統計,國慶假期期間,孫文西路步行街日均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較2023年假期日均同比增長170%。
難怪網友評價:中山,越來越“火”了。
這種火熱,在于中山交出的一張漂亮文旅成績單——
截至10月7日12時,中山累計接待游客超340萬人次,較2023年按可比口徑上升102%;實現旅游收入近20億元,較2023年按可比口徑上升超95%;10月1-6日高速入口總車流量達260萬車次,同比上升70%以上;期間,央視連續10次報道中山……
這種火熱,在于中山近幾個月來為這場“文旅熱”所作的全面鋪排——
國家5A級旅游景區孫中山故里旅游區風貌全面提升,香山古城孫文西路東段先行區建設成果全新亮相,推出“百里西江·中山畫廊”特色旅游線路,數百場文旅活動輪番上演……
這種火熱,在于中山近三年來為深中通道通車這一機遇與“大考”所作的準備——
結合實施“百千萬工程”,中山深入謀劃提升夜經濟發展布局,發展高品質鄉村游,讓整座城市生機勃勃、煙火氣十足;聚焦問題補短板、強弱項,用好老“中山服務”品牌,打造好新“中山服務”招牌,不斷擴大高品質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助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打開東大門,擁抱新時代。
唱一出文旅新戲,中山升騰城市煙火氣、展現新活力。在今年8月召開的中山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明確提出,要以抓工業的力度抓服務業,堅定不移把文旅產業作為中山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以抓工業的力度抓服務業,對于一座工業城市來說,其中的轉變,蘊含著對城市未來方向的深層次思考。
今年9月召開的全省旅游發展大會提出,要下功夫做好旅游這篇大文章,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有影響力的旅游強省。
中山,曾有“全國旅游看廣東,廣東旅游看中山”文旅產業先發優勢。上世紀80年代初,全國第一家大型機械游樂場、第一家中外合資溫泉酒店、第一家溫泉高爾夫球場相繼誕生于中山;隨后,宇游科幻城、長江旅游公園、鹿鳴湖等大型主題公園先后推出,以雨后春筍般勃發之勢,續寫中山旅游業輝煌;如今,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擁山臨海的中山,傳統文韻與現代氣質交織,擁有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稱號,產業優勢明顯。
搶抓深中通道通車歷史性機遇,中山在文旅產業規劃建設方面“敞開東大門”,主動加強與東岸深圳及港澳的一體化聯動發展,著力構建“一人、一山、一城、三海、推進八大重點工作”的“11138”文旅發展大格局。
這既有立足中山發展高質量服務業的內在訴求,更有著眼于大灣區品質生活、共建高端文旅的前瞻思考:通過系統、全面梳理服務業“家底”,中山提出全面升級、強化現代服務業的目標,這是對“中山服務”老品牌注入全新內涵的過程。歷史上,中山服務業曾獨領風騷,成為全國標桿;再出發,中山服務業邁向“人間煙火氣、灣區好生活”目標,有基礎也有底氣。
二
“清華,加油!”
“沙溪,加油!”
10月1日晚,在中山市大涌鎮青崗體育公園內,2000多名市民群眾歡聚在一起,激動地投入到一場全國“雙冠”籃球賽事中——當天晚上,2024年“籃動青春 喜迎國慶”高校大學生中山籃球邀請賽在這里揭開序幕,五度問鼎全國CUBA冠軍的清華大學籃球隊對決全國“村BA”冠軍中山沙溪隊。
全國優秀大學生籃球隊齊聚中山鄉村體育館參加比賽,中山為什么能?
這場比賽背后,既是中山發力文旅產業的賽事經濟謀劃,也是中山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百千萬工程”的一場趕考。
這場全國“雙冠”籃球賽事的舉辦地,位于大涌鎮青崗涌“一河兩岸”工程范圍內的青崗體育公園內。
三年前,青崗涌還是重度污染河涌,因“河水像黑芝麻糊”讓周圍群眾掩鼻而過,鮮有人前往;三年來,中山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打一場水污染治理的翻身仗,一條條“青崗涌”恢復碧水長流,一批批水清岸綠的河涌陸續建成,一片片沿河宜居宜業、親水樂水的公共空間建成。
“全市‘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首先從治水開始!”2021年11月9日,中山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審議設立中央環保督察通報問題整改暨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揮部及其辦公室,提出要直面水污染治理等制約中山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回應時代發展要求和群眾訴求,中山痛定思痛,直面水污染問題,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啃下水污染治理這塊“硬骨頭”,打一場水污染治理的翻身仗。
三年來,中山全市上下攻堅克難,日夜兼程奮斗,堅持科學治水、源頭治水、系統治水、流域治水,堅定地把水污染治理工程打造成高質量工程、廉潔工程,交出了一張治水答卷:
截至2024年國慶假期,已消減黑臭河涌232條,實現省下達的“年內城鎮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工作目標;
央督以來,新建管網5596公里,擴建污水處理廠17座,污水處理能力從央督時123.5萬噸/日提升到221.5萬噸/日,提升比例為79%;
1231個居民小區、4078個工業廠區率先雨污分流改造,7.6萬畝養殖池塘完成尾水排水治理改造;
成功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
中山治水,以全面深化機制體制改革,推動治水理念之變、路徑之變,走出了珠三角先發工業城市的全流域、全體系、全生態治水路徑——
明確了因地制宜的思路:在充分論證基礎上,按照流域治理的思路整合優化建設布局,既防止過度投入,也能有效滿足各鎮街需求;
統一了“握手成拳”的共識:一方面明確市鎮工作分工,壓實鎮街屬地責任,一方面統籌市鎮財力,加強治水資金保障;
充分發揮了群眾路線: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到治水工作中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創新性實行“舉牌驗收”機制,讓村民代表、鄉村工匠能夠全過程參與方案設計、工程監管、項目推進、竣工驗收等環節,樹立起“治水效果好不好由群眾說了算”鮮明導向;
確保陽光工程:依法依規做好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管,重拳打擊工程建設項目“層層轉包”“層層分包”的現象,核減工程投資估算超260億元,確保建成明白工程、放心工程。
千日攻堅,換得碧水長流萬象新。
三
與文旅消費同樣火熱的,還有戰略性新興產業。
10月1日上午,中山市阜沙鎮低空經濟產業基地上空,機聲轟鳴——
一架貝爾206直升機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完成了這個小鎮上的首次低空載人飛行。
當天,有5個低空經濟產研學教基地揭牌成立,7個低空經濟項目現場簽約,意味著中山的“低空軍團”再壯大。
文旅項目也不斷加碼。8月23日,中山市人民政府與美國維高資本控股集團、香港蛟龍集團、中國文旅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儀式,同時簽下三大文旅項目,預計總投資210億元——這是深中通道開通后,國內外頂級文旅項目首次大規模進入中山,也是中山近年來引進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文旅項目。
更多的“合伙人”選擇中山。7月30日,在深中通道通車滿月之際,2024中山全球招商大會攬下超3000億元項目投資總額,簽約項目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先進制造業,以及文旅、新零售、高端餐飲、酒店等現代服務業,項目來源包括美國、西班牙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京津冀、長三角等國內多個重點區域。
這背后,有重塑后的產業空間提供支撐。截至今年9月底,中山“工改”已累計騰出超4.2萬畝新空間。
這背后,有“大灣區最優營商環境”改革作為保障。當前,在中山“拿地即動工”成為常態,600多項政務服務實現“深中通辦”。歷經多年改革,“讓企業家‘動念可到達’”已經成為中山現實,投資中山,企業家既可以享受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資環境,也可以享受到東岸先進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優質資源。
從共謀低空經濟到共建大灣區文旅高地,“超級工程”的“超級效應”正在顯現。
“我們半個月接待了超過30個考察團。”中山翠亨建匯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寶威表示,深中通道通車后,翠亨新區的熱度明顯提升。
當前,珠江口東西兩岸企業往來日益密切,珠江口東岸實體制造企業、工業園區運營服務商、資本及人才等要素相繼進駐中山,一個世界級產業集群,正在橫跨珠江口,加速“生長”。
四
水氣激蕩,乃生長虹。2024年,當一條黃金大道穿過歷史蒼穹、橫跨珠江口,便意味著新的珠江口時間掀開歷史性一頁。
我們看到,舊的創新創業故事,結出了新的碩果:7月12日,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漂浮式風力發電平臺“明陽天成號”在廣州南沙正式亮相,標志著我國在海上風電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長于中山的明陽集團,是中山營商環境改革的受益企業之一。通過增資擴產,“明陽軍團”不斷擴大、走向世界。
新的創新創業故事,即將開啟新的征程:聚焦規劃、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等“六個一體化”,中山正推進與深圳等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借勢借力深圳、香港等地創新平臺、人才資源,中山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產業協同、互補發展。
伶仃洋畔,更短的距離在這里演變:下班聚會,從深圳到中山吃頓乳鴿大餐,車程也就半個小時左右;周末休閑,無論是從深圳到中山來趟鄉村游,還是從中山到深圳華僑城逛一圈,都成為“說走就走”的娛樂;坐飛機出差不再“貨比三家”,深圳機場愈發成為出發或者抵達的“第一選擇”;去深圳看演唱會的年輕人多了,當天來回不再是步履匆匆的長途旅程;來中山看牙醫的深圳人多了,兩地醫保同城化落地后,報銷愈發便利;當一撥又一撥深圳客商來中山看廠房,一批又一批中山鎮街到深圳招商推介,種下深中產業協同的新種子……從雙城到同城,在于通勤距離的變化、在于到對面消費成為一種習慣、在于產業協作的頻密,在于深中市民、企業家往返兩地旅游、辦事、消費、創新創業時,由衷感慨一聲“好方便”。
伶仃洋畔,更大的空間在這里打開:在全球招商大會上,中山連片萬畝產業空間亮相,翠亨科創產業園、深中合作創新區、岐江新城智慧港、中山新能源產業園、中山高端顯示產業園等蓄勢騰飛,千億級產業集群加速發展,百宗萬畝優質產業用地虛位以待……這片廣闊的創新沃土,是創業發展夢想的首選起航地。
中山正借由深中通道走向世界,世界通過深中通道走進中山。
五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征程,注定不平凡。
以深中通道通車為倒逼節點,中山所推動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的,交出的答卷是根本性、開創性的——
一寸地,見證改革初心。4.2萬畝從低效空間換來的高效用地,是中山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的保障,是傳統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基石。今年1-8月,中山“工改”項目完成工業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的37.2%。在改革牽引下,“工改”已成為拉動支撐中山工業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一條河,彰顯改革力度。中山治水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讓一條條“青崗涌”恢復碧水長流,使一批批水清岸綠河涌建成,讓一片片沿河宜居宜業、親水樂水的公共空間變現,也為中山美食節、籃球賽、非遺展、音樂節等文旅活動提供場地,為市民群眾打造更多喜聞樂見的休閑地,更為一座城市的綠色發展、宜居品質提供了全新內涵。
一座城,擦亮改革底色。“這既是中山敞開東大門、擁抱新時代的重大發展機遇,也是對我們思想觀念、發展思路、工作作風的一次大考。”面對深中通道建成通車這一歷史性機遇,中山始終以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應對,堅持以改革創新突破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短板,讓一座城市找到改革之志、改革之綱、改革之路。
拿出改革氣魄和歷史擔當,中山以千日之功見證大刀闊斧、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在短時間內推動大范圍、大規模、大力度的改革——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改革讓“中山之變”成為現實,城市的榮光同樣感染著個人的奮斗。近三年來,中山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黨員干部、企業家和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實踐。
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改革讓“大橋時代”的歷史機遇無限拓展,城市的前行成就著個人的夢想。在日均10萬車次的背景下,沿著深中通道流動的,還有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創新要素,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科學家、創業者、高技術人才等,正跨越伶仃洋,發現中山、走進中山、認識中山。
在深中通道通車后的首個國慶長假,中山向外展現出全新的城市形象,也透露出這座城市的改革之基、改革之力、改革之向。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時間長河再掀開全新的發展頁碼,在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砥礪前行,中山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