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升龍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經過十多日的形勢研判以及與美國拜登政府反復溝通,以色列高層就針對伊朗“精準、致命、令人驚訝的”報復計劃達成了全面一致,但具體行動方案仍需內閣的最終批準。
據央視新聞報道,以色列知情官員透露,以空軍對伊朗的襲擊目標已排除了核武器項目和石油設施,范圍縮小為導彈和無人機發射裝置、倉庫、工廠等軍事以及政府大樓目標,類似于今年4月的報復行動。而時間很可能是在11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之前。據悉該“閃電戰”只是系列回應的第一步。
伊朗方面在2024年10月1日短時間內密集向以色列發射超過180枚彈道導彈,打擊以軍事和安全目標,同時避開了商業中心和居民區。雙方對于攻擊效果的說法懸殊。伊朗革命衛隊認為90%的導彈命中了目標;而以色列卻表示在美國驅逐艦攔截彈和約旦防御系統的協助下挫敗了伊朗的打擊行動。
之后,特拉維夫、海法等以色列大城市和多個軍事目標也陸續遭到了來也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和加沙哈馬斯的多方位無人機和導彈襲擊,并出現了軍人死亡。盡管以色列擁有鐵穹、大衛投石索、箭2和箭3系統多層次先進防空系統,但面對如此飽和的“群狼式”消耗戰,防空壓力逐漸增大。
鑒于此,拜登政府已授意美軍一個炮兵連及“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以下簡稱“薩德”)初始組件于10月14日起陸續運抵以色列。這是巴以沖突升級一年多來,美國首次向以色列部署軍隊。
薩德可防衛半徑達到200千米,能有效攔截射程3500千米以上的遠程和洲際導彈,以及中近程導彈。這一特點很受韓國、阿聯酋等小領土國家的歡迎。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向以色列部署薩德,說明以色列即將展開的行動將激起伊朗足夠強烈的反擊。
伊朗新聞電視臺網站在14日刊文指出,其射程達1800千米的“城堡破壞者-2”導彈能夠在35千米以下的海拔高度飛行,能繞過薩德打擊以色列目標,甚至直接瞄準薩德本身,因此成本昂貴的薩德對以色列防御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性的。而伊朗自身多年來通過購買俄羅斯“S-300”防空系統,則大幅提升了其防空能力。
有專家認為,拜登此次決定向以色列派兵和部署薩德,更主要是為了影響伊朗下一步行動的決策。美國華盛頓中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瑟夫·沃特爾(Joseph Votel)指出,屆時一旦出現美軍傷亡,美國就有理由直接參與戰爭,這是伊朗高層要重點顧慮的。但美國此舉同時為以色列提供了更多激進行動的空間,增加了中東戰爭擴大的風險。
作為部署薩德與派兵的條件,拜登政府還要求以色列在30天內改善加沙人道狀況。具體措施包括允許每天至少350輛卡車進入加沙,暫時停火以允許援助物資運送。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報道,以色列下一步計劃可能是圍困加沙北部,以“餓死”包括哈馬斯成員在內的所有剩余人口。這無疑將加劇當地的人道主義危機。自去年10月8日以來,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已導致4240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9153人受傷。
離美國總統大選僅剩三周,拜登中東路線的任何變化都可能給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哈里斯帶來巨大壓力,因此他走出了符合哈里斯公開主張的這一步:在兌現對以防衛承諾的同時要求其解決加沙人道主義危機。相比之下,共和黨人特朗普對以色列和猶太人的態度更為友好。
在宣布上述軍事決定的同時,美國國防部還對最近在黎巴嫩南部發生的涉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遇襲事件表達“深切關注”。目前以軍在黎南部山區面臨真主黨伏擊,聯黎部隊營地成為內塔尼亞胡決心移除的障礙。
聯黎部隊由中國、印尼、印度、加納、尼泊爾、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愛爾蘭等50個聯合國成員派兵組成,在黎境內利塔尼河和南部藍線的29個營地開展掃雷排爆、工程建設與維護、醫療救治、救援等任務。以軍的多次行動已導致聯黎部隊車輛和通信系統受損,多名人員受傷,聯合國秘書長、法國、愛爾蘭、意大利等領導人予以強烈譴責。目前中國第22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全體410名官兵均安全。
另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在應約同以色列外長卡茨通電話時說,巴勒斯坦問題仍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國際社會的呼聲十分明確,那就是希望盡快回到“兩國方案”的政治解決軌道上來,最終實現以巴兩個國家和平共存、猶太和阿拉伯兩個民族和諧相處。這是各方包括以色列在內,獲得穩定和持久安全的正確途徑。
王毅還強調,聯黎部隊根據安理會決議授權執行維和任務,以方應采取切實舉措保障聯黎部隊人員安全。卡茨則答復說,發展對華關系是以方既定政策,符合兩國共同利益。